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首页 » 乡村振兴学院» 首页» 学院动态

陕西省师德建设示范团队农学院: 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 全力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来源:党委宣传部 党委教师工作部    发布日期:2020-09-24     浏览次数:

近年来,农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学校、学院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以党支部建设和教职工业余文体活动为抓手,全力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成效显著。

党建引领锻造师德师风主心骨

围绕学院、学科发展和科研团队建设需求,以全国高校样板支部建设为依托,实现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全覆盖,形成基层党建系统解决方案和“支部+”工作模式。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教师党员成为抗击疫情、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服务国家战略的中坚力量。把牢意识形态领导权、主动权、话语权,加强课堂、新媒体等阵地管理。

学院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紧紧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战略目标,坚持以本为本,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和“诚朴勇毅”校训,立足学院办学特色,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全面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等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企业优质资源和现有平台,面向新农科,加强本科生实践能力教育,促进科教协同育人。以乡村振兴研究院为载体,开展西北乡村调查,先后走访西北五省、内蒙古及西藏7省区75402个行政村,完成《西北乡村类型与特征调研报告》,《乡村振兴的青年时间》遴选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读本;建立了乡村振兴专项研究生基地,创新乡村振兴人才输出模式,为“三农”人才培养提供条件。

强化学习师德师风氛围良好

坚持以学术团队党支部为依托,全面推进政治理论、科教业务、形势教育等学习研讨活动,实现教职员工全覆盖,不断提高政治理论学习的系统性、时效性,确保学习的实效性。

以国家粮食安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蓝天碧水保卫战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中央一号文件等重要文件精神为载体,以党支部理论学习为契机,定期组织教授和党外人士开展专题学习,加强个人综合素质提升和学科团队建设。

强化示范引领,挖掘身边典型,先后举办“百年赵洪璋”“三秦楷模王辉”等系列学习活动,切实践行“扎根杨凌、胸怀社稷,脚踏黄土、情系三农,甘于吃苦、追求卓越”的西农精神,为培育优良师德师风营造良好氛围,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陕西实现追赶超越贡献自己的力量。

规范制度 师德师风保障有力

成立院党委书记、院长为组长,党委委员、行政班子及教代会代表为成员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小组,以学术党支部为抓手,依托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推动学科群、系、课题组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做好精准服务。强化制度建设,以“个人成长+集体建设+宣传促进+监督考核”模式,全面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先后出台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案》《研究生思想政治鉴定与操行办法》《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教职工思想政治鉴定办法》《农学院师德师风考核办法》等制度文件,为学科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实的制度保障。思想鉴定结果与评奖评优、职称晋升和津贴发放等挂钩。

制定建设和考核办法,建立院处领导联系基层制度,落实支部书记例会制度,创新党员联系群众制度。组织教师开展支农活动,拓展师德师风建设内涵。

将“立德树人、以人为本”育人理念贯穿课堂教学与专业教育全过程,以学生会为中心、各类社团组织为支撑,构建校院二级第二课堂育人体系。积极推进教学交融,以第一课堂的教学研究指导第二课堂各项活动的开展,以第二课堂的拓展实践,丰富完善第一课堂的专业学习,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使第二课堂成为第一课堂的延伸,扎实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提升文化素养和团队精神。

深化改革 师德师风成效显著

全面落实学校工作部署,围绕学院中心工作,大力推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建立课程思政21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深入推进校院两级管理改革,明确工作思路、细化工作举措,高质量完成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十四五规划预研、“双一流”材料申报工作;配合完成中央巡视巡察、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农学专业第三级认证、国家一流专业和国家奖申报等重大工作;创新模式,举办了教职工健步行、篮球赛、乒乓球赛等业余文体活动,增强了教职工的凝聚力。

近五年,先后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王辉教授获评“中国好人”“三秦楷模”,农学系党支部入选全国高校“样板党支部”,小麦染色体工程团队获评“陕西省师德先进集体”。薛吉全等5名教师获学校“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荣誉称号。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及三等奖10项;获得科技工作先进单位、敬老工作先进单位、国际合作先进单位、新闻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等校级荣誉15项。在第三届“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和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中分别获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在第四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中获一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