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首页 » 乡村振兴学院» 首页» 学院动态

吴普特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学校工作情况并答记者问

作者:王学锋/文 支勇平/图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19-06-12     浏览次数:

        6月12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在我校举行,校长吴普特在会上介绍了学校科技创新服务乡村振兴有关工作情况及今后工作展望,并回答了央广网记者提问。

  吴普特首先从6个方面介绍了学校科技创新服务乡村振兴有关工作情况。

  一是全力推进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我们始终把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林人才作为立校之本,探索新时代农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出台了《专业人才培养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通过建立“通专结合、本研贯通、产教融合”的培养新体系,设立“乡村振兴”硕士培养专项,着力培养“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优秀“三农”人才。

  二是科技支撑引领实现重要突破。积极开展面向农业生产实际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破解“小麦癌症”条锈病防治难题;建立旱区农业高效用水技术体系;优质强筋小麦品种“西农979”推广面积累计超过亿亩;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成效,助推陕西绿色版图向北延伸400公里;选育的“瑞阳”“瑞雪”“秦蜜”“秦脆”等苹果新品种助推陕西成为我国最大的苹果生产基地,推动苹果适生区“西进北扩”。

  三是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加快推进。探索构建政府推动下,以大学为依托,以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在全国15个省建立产业试验示范站27个,示范基地46个,科技示范园100多个,有效破解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难题,被誉为“高校服务社会的一面旗帜”。

  四是加强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成立陕西省乡村振兴产业研究院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组织3000余名师生深入西部7省区48147个行政村开展乡村振兴调研,形成《西北乡村类型与特征调查报告》,为国家及区域乡村振兴规划设计提供基础支持和数据支撑。在陕西韩城市开展乡村振兴整体发展规划编制,为整县域试点示范打造样板。

  五是助力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大力开展科技扶贫,实现了省内56个国定贫困县区农业科技服务全覆盖,在镇巴、城固、紫阳等深度贫困县布局建设10个产学研一体化的扶贫示范推广基地,探索“三团一队”扶贫工作新模式,推动扶贫工作由“点上做亮”延伸到“面上做好”。依托中组部在学校设立的全国农业农村干部培训基地以及学校设立的农民发展学院、试验示范基地,形成了立足西部、辐射全国的教育培训新格局,年均培训7.8万余人次。开创整县域定点扶贫工作新局面,助力合阳县实现脱贫摘帽。2018年,学校定点扶贫工作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考核为“好”的100家单位之一,也是教育部直属高校考核为“好”的14所高校之一。

  六是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学校创建的“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建立海外现代农业示范园4个,海外人才培养基地3个,建成“粮油产业科技创新基地”,推动丝路沿线国家的广泛合作及学校科技成果的辐射推广。

  吴普特从4个方面对学校继续贯彻落实教育部《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坚持做好“顶天立地国际化”三篇大文章,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更大重要作用进行了展望。

  一是推进农业学科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具有农科特色“大国三农”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以及交叉融合、复合贯通的新农科知识体系。开展协同育人,推进实践教学项目化改革,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配置到产教融合平台上,配置到产业示范基地中,根植于乡村振兴的土壤里。

  二是加快一流农业大学的建设。做强做大优势学科,加快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建设特色鲜明的学科群,切实履行好服务保障粮食安全、生态文明、人类健康和乡村振兴四大学科使命,为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高质量的科技供给。做实做强“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深化高水平国际合作,让科技成果在丝路沿线国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三是加强机制体制创新。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助力深度贫困县打赢脱贫攻坚战,积极推动按县域、乡域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样板,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新模式。打通科技推广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交流的连接通道,以高水平科技支撑高质量科技推广,以高质量推广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四是积极开展未来农业研究。筹划建设未来农业研究院,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农业科学前沿,设立前沿与交叉学科专项,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开展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攻关,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脱贫攻坚提供“西农智慧”,贡献“西农力量”。

  吴普特还现场回答了央广网记者关于未来农业的发展前景、学校具体举措的提问。

  吴普特指出,为什么要提出未来农业?因为现在进入了新时代。回顾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发展,在吃饭的问题上,我们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从吃不饱到吃得饱,从吃得饱到吃得好这两个阶段的转变,目前我们正在由吃得好向吃得健康这个方向转变。1978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我们的农业生产的基本经营方式是以农户为单元,发展到今天,我们有多种的模式,包括土地流转,那就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到底未来农业是什么样的?传统的理念上,我们总是把农业划定为第一产业,那么今天的农业,新时代的农业,还是不是单纯的第一产业?这就驱使着我们农业院校不得不思考未来农业的发展,我们研究以后认识到未来农业的发展有四个特点:

  第一,未来农业不再是单纯的第一产业,它一定是一产、二产、三产的有机融合,我想这个问题大家容易理解,我就不做解释了。

  第二,未来农业的发展一定是模式多元,它不是简单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下以小农户经营的方式,也不是完全的农业企业或者大的农场,它一定是多元化的,包括大企业、大农场、小农户经济,还有家庭农场、农业生产合作社,一定是多元化的模式。

  第三,未来农业的发展一定是绿色发展。我们不可能再用沉痛的生态和环境的代价来换取农业的高产,我们一定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否则,我们对不起我们的后代,对不起我们的子孙,因为资源是有限的。

  第四,未来农业一定是智能化发展。我算了一笔帐,即使城镇化达到80%,还有接近3亿的农民,大家都知道,有效劳动力应该是人口群体的50%。为什么我这样讲呢?假设一个人一生可以活80岁,1岁到20岁是学习阶段,60岁到80岁是养老阶段,20+20=40,40÷80=0.5,那也就是说未来我们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有效劳动力大约是1.5亿人口,1.5亿人口要经营18亿亩耕地、60亿亩草场,还有水产等等,怎么让他们经营?所以,智能化一定是一个发展的方向,因为我们过去七八亿农民也是经营着同样的一片土地。所以,这四个特点给农业大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过去我们总认为,学习不好的孩子在农村做农民,未来肯定不是这样的。未来的农民、未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一定是有一定专业知识、有一定情怀、有一定能力的、掌握着智能化生产的这样一群高水平的群体。

  吴普特表示,这是对我们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的一个问题,对我们学科专业的结构性改革也提出了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我们过去的学科和专业都是按照一产来设计的,但未来农业一定是一二三产的融合,模式多元化的发展、智能化的要求,还有绿色发展的一个目标。那么,我们学科专业到底应该怎样设置?只有一条,就是对我们的学科专业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么改革?就是要理、工、医、农、经、管、文、法交叉融合,怎么交叉、怎么融合?这就是我们现在要做的事,就是要探索的事。

  所以基于这样一个想法,我们建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来农业研究院,也得到了部里的批准,目的就是探索未来农业学科专业的设置,就是在这种学科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探索的基础上,探索和建立支撑和引领未来农业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当然,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也是不得不做的一个过程,目的就是为了支撑和引领未来农业的发展,来解决我们粮食安全、生态文明、人类健康和乡村振兴这四个学科使命的问题。我们正在积极探索成立生物医学与人类健康研究中心,昨天校长办公会还研究成立了反刍动物遗传与进化研究中心。在这样一个基础上,最终我们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这就是我们对未来农业的理解以及我们建立未来农业研究院的目的。

  4月份我们在北京召开了未来农业发展战略研讨会,邀请了10多位院士,大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我们正在消化吸收。目前我们正在积极探索建设未来农业研究院,我们将不遗余力地将这件事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