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 2019年6月22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抗逆优质育种”课题组张小红老师(中)在田间指导学生采集种子。本报记者 张劲松 摄
■落实全教会 奋进迎华诞1+1 ⑥走进陕西
“2013年,我们村只有10亩樱桃,主要作物是玉米,一亩地一年收入500元;2014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来了之后,当年我们就种植樱桃4200亩,到目前已达6300亩,其中挂果的有5100亩,每亩樱桃收入至少5000元,是过去的10倍,188户贫困户全部脱贫。”陕西省合阳县方寨社区党总支书记陈银榜说。
今年樱桃采摘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蔡宇良已经在方寨社区待了一个月,观察樱桃品种表现,了解市场行情,指导村民正确采摘……
近年来,教育部引导和支持高等学校围绕农业农村发展积极开展工作,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2018年底,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各高校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进一步汇聚高校创新资源,深入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近日,记者来到陕西,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情况进行了采访。
“三团一队”密切校地合作
事实上,从2006年起,蔡宇良就深入合阳县推广樱桃种植,从洽川镇到城关镇、金裕镇,再到百良镇和黑池镇,蔡宇良走到哪儿,樱桃的种子就播撒到哪儿,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就铺到哪儿。
“现在合阳县无论去哪儿,开车10分钟一定能看到樱桃园。2018年底,全县贫困发生率由过去的13.2%降到了1.4%;2019年5月顺利脱贫摘帽。”合阳县委书记李县平说,合阳县脱贫离不开西农的支持和帮扶,“三团一队”和“1+10+10+N”的扶贫模式,让合阳的脱贫工作走得很深、很实、很稳。
合阳是国家级贫困县,2012年教育部指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定点帮扶合阳。
“过去我们以建试验站为主,科研和教学功能远大于扶贫。后来,我们想科技成果怎么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我们能不能真的帮助一个地方脱贫致富奔小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扶贫办副主任王增信说,对此学校创新扶贫工作理念,密切校地合作,探索出了产业扶贫的新路径。
为打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探索出了“三团一队”模式,科技+政府创造了蓬勃的生产力,为合阳县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王增信介绍,“三团”是由19个二级学院党委书记组成“书记帮镇助力团”,168名专家教授组成“专家教授助力团”,每期14名优秀硕博士研究生组成“研究生科技助力团”;“一队”是148名基层行业精英组成“优秀人才先锋服务队”,分布到合阳全县12个镇,对各个镇进行精准的产业培训、技术指导、消费扶贫、人才支持等全方位、多层次的帮扶。
在田间地头,博士生叶佳丽颇受村民好评。原来,2018年她挂职金裕镇科技副镇长,通过电商平台帮助村民销售水果,短短3个月时间金额就达30余万元。
有了技术和人才,产业就不愁发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采取“1+10+10+N”的扶贫模式,即1个产业帮扶员,10个产学园一体化示范基地,10个技术团队,N项帮扶措施,带动全县40多个农业示范园快速发展。
而在白水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建立的首个试验示范站——白水苹果试验站聚集了育种、栽培、植保、贮藏等相关领域20余名拥有高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十几年来,试验示范站帮当地改造老化果园、推广矮化技术、培育“瑞阳”“瑞雪”新品种。2018年白水苹果产值40亿元,对全县农业贡献率达76%。
“2018年6月,我们又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全省率先成立了白水现代苹果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院,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科技支撑,全力打造中国有机苹果第一县。”白水县委书记周庆文说。
截至目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已在全国15个省份160个县区建立了27个试验示范站、46个示范基地和100多个新品种示范园;年均1300多名校地专家深入生产一线开展产业科技创新与示范推广工作。
探索整县域乡村振兴方案
“乡村振兴计百年,富民强国梦何难。西农学子多志士,请命调研践誓言。进村入户解民情,田间地头细座谈……”
2018年暑假和2019年寒假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组织3000余名师生分赴陕西、甘肃等西北五省(区)以及内蒙古和西藏,围绕当地乡村类型与特征开展调查,足迹所至涉及65个地级市、345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48147个行政村,形成了《西北乡村类型与特征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当前我国乡村类型可以划分为生态保护型、粮食主导型、乡村工业型等11种类型,其中粮食主导型乡村最多,占调查样本的41%;文化传承型和乡村旅游型仅有380个和654个,占比极低。
“战略实施,规划先行。我们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前,必须先摸清家底,在此基础上才能因地制宜做规划,有效实施乡村振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负责人杨改河说,按照我国城镇化率达到70%计算,未来还将有4亿人口生活在乡村,乡村的形态、功能、结构都将发生变化,“未来这4亿人的布局在哪里?我们当前的工作就是在寻找未来100年基准的中国乡村空间坐标”。
有理论,还得经过实践检验。2019年3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陕西省韩城市签署《韩城市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围绕乡村空间布局与结构、乡村产业发展、乡村生态与环境建设等内容进行专项规划,整县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打造乡村振兴的“韩城样板”。
“单个村镇的建设已经很普遍,我们要探索的是整县域乡村振兴方案。”杨改河说,他们3月到5月间先后组织10余批次、160余人次对韩城市两个街道办事处、6个建制镇、39个社区、166个建制村进行全域普查,掌握第一手数据;5月,双方签订《全方位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明确共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振兴韩城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韩城农业综合试验示范站,将韩城作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重点综合试验区。
乡村振兴,最缺乏的是人才。“2018年我们会集了40名乡村振兴专业硕士和博士,在韩城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这批研究生进驻韩城的各乡镇村,全程参与韩城乡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生态振兴的全过程。希望用5—10年时间,为韩城培养数百名留得住的乡村振兴人才。”杨改河说。
“韩城地处黄土高原和关中平原交界处,产业类型多种多样,也有一定的经济基础。韩城样板的打造,将为整个关中城市群、黄土高原区及县域经济比较发达类型区,提供乡村振兴的样板。”杨改河说。
培养新时代新农人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农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农业什么样?农林院校又该如何发挥好思想库、信息库、人才库的作用?
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看来,“未来农业”有四大特点:第一,未来农业是一、二、三产业的融合;第二,未来农业的发展一定是模式多元,它不是简单小农户经营的方式,包括大企业、大农场、小农户经济,还有家庭农场、农业生产合作社等;第三,我国人多地少,资源相对短缺,未来农业的发展一定是绿色的;第四,随着前沿科学技术的革新,未来农业一定是智能化的,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将推动农业的智能化发展。
“对照未来农业的发展要求,未来从事‘三农’工作的人员一定是综合性,懂经营、善管理、掌握高科技,同时又富有情怀和特殊的品质的人,是‘顶天立地国际化’的人才。”吴普特说,这就对学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进行学科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怎么改?吴普特介绍,在新农科背景下,学校在人才培养体系、专业建设等方面都进行了探索。
“我们探索建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来农业研究院,大力推进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吴普特说,一方面学校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农科专业,推动农业与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的深度融合,培育新兴、新生农科专业,服务引领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同时,积极谋划开设城乡规划、智能农业工程、农业大数据分析等新专业,为推进新农科专业发展先行先试。
面向未来农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还建设了具有农科特色“大国三农”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以及交叉融合、复合贯通的新农科知识体系。大力开展协同育人,推进实践教学的项目化改革,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配置到产教融合的平台上、配置到产业示范基地中,厚植学生的“三农”情怀和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能力。
“在培养新时代‘新农人’上,学校深入推进331‘三融通、三递进、一卓越’人才培养新模式改革,设置多类型模块化课程,推进交叉培养,打通课程选择通道,满足学生选择不同发展路径的需要。”吴普特说。
原文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9-06/22/content_520821.htm?div=-1